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有关离婚时房屋分割的常见问答(二)

有关离婚时房屋分割的常见问答(二)

2018-06-11 法律服务网 1742

问答目录:

1、一方婚后继承的房产,离婚时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一方婚前继承的房产,离婚时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3、婚前由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房,婚后以双方共同财产购买的,离婚时如何分割?

4、婚前一方出资以双方名义购买的房屋,离婚时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5、双方婚前共同出资以一方的名义购买的房屋,离婚时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6、婚前共同出资以双方的名义购买的房屋,离婚时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7、双方婚前共同出资以一方的名义按揭购买的房屋,离婚时是否作为共同房产分割?

8、一方婚前购置的房屋在婚后出售,房屋增值部分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吗?

 

1、江女士与郭先生婚后不久因郭先生时常夜不归宿引发夫妻矛盾。江女士的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后,江女士决定与郭先生离婚。郭先生提出离婚可以,但江女士继承的其母亲去世时遗留的房产应作为夫妻共同房产分割。问:郭先生的主张有依据吗?

答:如果江女士的母亲在去世前未留有将房产指定为只归江女士本人所有的遗嘱,则江女士在其与郭先生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双方离婚时该房产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此种情况下,郭先生的主张是有依据的。

2、王先生与杜女士在准备办理结婚登记的前几天,王先生的父母在外出时因遭遇车祸遇难。作为独子的王先生继承了包括两套房产在内的父母的全部遗产。俩人的婚期也推迟到了次年的国庆节。婚后双方因种种原因决定离婚。杜女士认为俩人在登记结婚时已同居了近两年的时间,故要求分得王先生父母遗留下的一套房产,但王先生拒不同意。问:王先生继承的遗产是否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答:王先生是在其登记结婚前继承的父母的房产,故该两套房产属于王先生的个人婚前财产,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虽然杜女士认为在王先生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俩人已经开始同居,但是,由于此时双方并未领取结婚证,而且双方在次年国庆节也是新领结婚证而不是补办结婚证。因此,俩人的婚姻只能从次年国庆节起算,而不是从同居之日起算。所以,杜女士的主张是得不到支持的。

3、女方父母把其承租的单位公房留给女方夫妻俩居住,并告诉俩人下一步单位可能会进行承租公房的出售,到时俩人就把房子给买下来。女方的父母出国后不久,单位房改进行公房出售。夫妻两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公房,在房产证上登记了女方的名字。现在两人决定离婚。在分割该房产时,女方认为该房屋的市场价达50万元,俩人之所以能以这么低的价格买下来完全是因为该房是其父母承租的公房,且房产证也在自己名下,故房产归己,其只需把购房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10万元房价款返还一半给男方即可。男方对此拒不同意。问:房产应如何分割?

答:公房对职工的出售价之所以大大低于市场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该价款中包含了职工的工龄、职称等可以享受优惠的抵扣因素。因此,女方以其名义购买的其父母承租的公房,应包括其父母以优惠条件所享受的份额。但是,该房产系女方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其父母的份额已视为对小丽夫妻双方的赠与而自动转移。所以,该套公房在已经取得了房产证的情况下,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而由俩人分割。女方认为该房是其个人财产的观点是得不到支持的。

4、韩先生与曹小姐相恋已久,因曹小姐提出要先买房后结婚,于是韩先生拿出了60万元交给曹小姐买房,并嘱咐曹小姐把产权证办理到俩人名下。曹小姐据此购买了一套55万元的房屋,余款5万元用在了房屋装修上。之后俩人结婚,三年后双方离婚。问:该套房屋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答:虽然该套房屋的购房资金全部由韩先生承担,但房产证办理到双方名下的事实表明,韩先生已与曹小姐就本来属于自己的个人婚前房产作了特殊约定,因此,该套房产应属于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房产证上已经载明了各自的房产份额,则双方应按此份额分割房产。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载明各自的房产份额,则该房产应作为共同共有财产,由双方各半分割。

5、范先生于2001年6月购买了一间60万元的商铺。当时因资金不足,范先生向其女朋友岳女士借款20万元,并出具了借条,但未注明还款时间。2002年10 月范、岳俩人结婚后,双方均未再提归还借款一事。2006年7月俩人因感情破裂面临离婚。此时商铺价格升值到100万元。岳女士以其参与出资为由,要求将商铺作为共有财产分割。而范先生认为,商铺产权在自己名下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岳女士的借款也已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故该商铺应归自己所有,并无需给岳女士补偿。问:该商铺应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答:由于该商铺是范先生以其个人名义购买并在婚前取得了房产证。从范先生当时向岳女士出具借条的情形看,范岳俩人并没有出于共同所有的目的而购房的意思表示。因此,该商铺应属于范先生的个人婚前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在双方离婚时,范先生应将岳女士的20万元返还给岳女士并补偿其相应的利息损失。至于范先生所谓的该笔借款已过诉讼时效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原因是,按照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

6、贺先生和吴女士婚前分别出资40万元和10万元,联名购买了一套精装修商品房。之后俩人在新房内结了婚。婚后第二年俩人即因性格不合宣告分手。问:该套房屋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答:首先,俩人共同出资、联名购房所取得的房屋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在贺吴俩人结婚后,该房产当然也是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其次,财产共有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夫妻财产的共有,有约定的从约定而按份共有,没有约定的则按共同共有,一般每人可分享一半份额。贺吴俩人购房时尚未结婚,双方并无法律上的夫妻关系,此时房屋登记主管机关在颁发房产证时一般会要求俩人就房产份额做出明确约定。因此,如果房产证上已经载明了俩人的房产份额,则该份额视为夫妻约定的按份共有份额,房产应按此比例进行分割。最后,如果房产证上没有约定双方的房产份额,则对该房产可按照共同共有由每人一半进行分割。当然,如果此时贺先生能够证明自己的实际出资比例的话,法院一般会考虑到双方实际的出资比例悬殊过大、而婚姻存续的时间又较短的因素,按贺吴俩人的实际出资比例来划分双方应享有的房产份额。

7、夏军与叶倩相恋三年后准备结婚,考虑到俩人都是租房居住,在叶倩的建议下,俩人分别出资8万元和6万元共同购买了一套56万元的商品房作为新房。购房时使用的是叶倩的名义,并用其名义做了42万元的按揭贷款。月供款和装修款都是由俩人共同承担的。房屋装修完成后俩人即共同搬入了新居,叶倩取得了房产证,不久俩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姻持续二年之后,俩人面临离婚,此时房屋市值为70万元,贷款余额为40万元。问:该套房屋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答:从双方当时购房的目的看,主要是为了双方的结婚居住需要。双方为此共同出资、共同负担月供又共同装修,由此可以推断出双方是在出于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进行出资的。因此,该套房产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考虑到俩人的出资比例大致相当,故在分割房产时,可以按照每人享有一半的份额进行处理。当然,对于剩余的按揭债务,也应当由俩人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各承担一半。如果叶倩取得房屋的话,则其应向夏军支付15 万元的经济补偿(70万元的房屋现值减去40万元债务后的余额的一半),并承担剩余全部债务。

注意:在双方协商不成发生诉讼时,如果双方对上述出资情况均无异议,则夏军并无风险。但假如叶倩对于夏军的出资情况不予承认,而夏军又提供不出其确实参与出资、还款和装修的证据时,则该房产就会被认定为叶倩的个人婚前房产。此外,如果有证据表明当时双方并不是出于共同所有的目的买房,夏军只是在叶倩买房时提供资金支持的,该房也会被认定为叶倩的个人婚前房产,对于夏军的出资和负担的月供款部分,则由叶倩返还给夏军。

8、朱先生于2002年4月出资78万元购置了一套商品房。2003年10月朱先生和徐女士结婚。2006年4月朱先生和徐女士感情破裂,徐女士搬出居住。在俩人分居期间,朱先生将该房屋出售,得款110万元。徐女士闻讯后,要求将其中的32万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问:徐女士的要求有法律依据吗?

答:徐女士的要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该套房产属于朱先生的个人婚前财产,且一直用于自住,并没有用于投资。房屋的增值是由于房地产市场行情的变化所造成,徐女士对此并无贡献。按照物权的基本法理,原物产生的孽息当然归属于原物所有人。故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出售后的增值部分仍应归原物所有人朱先生所有,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