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民宿有哪些规定,看完就知道

民宿有哪些规定,看完就知道

2019-12-10 法律服务网 17232

 

【前言】

对于民宿市场的投资商、开发商、经营商等各类市场参与者而言,如何界定民宿、如何运营民宿、如何防范民宿法律风险等问题一直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对民宿相关定义和法律适用做简单的讲解,希望能有所帮助。

 

【什么是民宿】        

民宿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其区别于传统酒店的“非标准性”。在国内,民宿容易与精品酒店混用,一并归为“非标准住宿”。而在国际上,一般将国内通常理解的“民宿”归入“Rentals & Shares”(租赁与共享住宿),以与“Hotels”(酒店)加以区分。然而,在法律领域上对“民宿”及其相关概念尚未有清晰、统一的界定。

 

1、法律规范对“民宿”的界定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民宿”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民宿”作出明确的定义。但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9月24日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将“民宿”归为“短租服务”的一种。        

在地方层面,目前已有一些省份陆续出台了针对民宿的地方性规定,相对而言,浙江、海南和广东三个省份制定的规范较为详细和具体。其中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中对“民宿”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中可以概括出“民宿”的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利用城乡居民自有住宅、集体用房或其他配套用房;

②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③小规模。        

 

2、行业标准中的界定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7月3日发布的最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及评价(LB/T 065-2019)》中对旅游民宿进行了定义,其中可以概括出四项主要判断标准:

①利用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

②小规模;

③主人参与接待;

④结合当地的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         

 

【民宿行业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1、不要混同民宿与精品酒店的概念

在实践中,由于目前缺少普遍适用的法定“民宿”概念,许多民宿项目并没有严格区分精品酒店和民宿的概念。

精品酒店通常建造在商业用地上,其在土地性质、规划、建设等方面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在经营方面必须满足旅馆业开办和经营的要求及标准,包括特种行业经营许可、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

 

需要保持较小规模的经营

无论是前述地方规定还是行业标准,均对民宿的规模提出要求,即小规模。更为具体而言,根据《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民宿客房规模单幢建筑的客房数量不应超过14间(套),否则就应当依照旅馆业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进行管理。

建议民宿市场的参与各方需要及时关注相关规定中对于民宿规模的要求、适用标准等条件,并结合自身和项目的情况,在商业和法律上进行平衡。

 

民宿经营的合规性要求或趋于严格         

就目前国内民宿市场而言,从国家行政监督管理的角度,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政登记和管理流程;而依靠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监督显然效果有限,尤其是各线上民宿平台,众多的房源使得资质审查和管理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事实上,伴随着民宿行业的发展,宰客、偷拍等违法违规现象时常见诸于各类媒体,折射出民宿市场缺乏行政监管的一面。因此在民宿监管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各市场参与者有必要提前对民宿项目的合规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需要主人亲自接待        

根据前述广东省的地方法规以及新的行业标准,民宿主人参与接待是界定民宿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一点或许会在未来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时参考适用。初看该条,似乎对于民宿的商业化运营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对于集中委托管理的民宿经营方而言,要求每一个民宿的主人参与接待可行性不大。然而,实际上对于该条的解读和适用将来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经营民宿应遵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        

例如相邻权的规定:提供民宿服务的房屋一般是由居住房屋改造而来,改造与经营的过程中民宿经营者应当注意避免损害周围相邻权人的权益。

根据《物权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因此,民宿运营方在未经过利害关系人的同意前,不可随意开办民宿,以免陷入纠纷。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