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7 法律服务网 1030
案例引入:
张先生以公司未发放2022年11月底的工资为由,打算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询问此种情况是否属于被迫离职?值班律师告知张先生,需要向公司相关负责人邮寄或者递交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才能认定为被迫离职。
小律提醒:
在接线过程中,关于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问题屡见不鲜,该案只是其中一个。对此,我们热线工作人员在耐心地解答咨询人的问题同时,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普法教育,以便降低纠纷产生的可能性,使劳动者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仔细鉴别。首先,督促用人单位尽快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鉴别和用人单位达成的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关系,以免减损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留存证据。若是未签订劳动合同,就要注重对工资明细等证据保留,以证明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最后,注意用人单位对试用期的约定。劳动者在入职时应当注意询问试用期以及签订合同的年限,判断试用期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对离职原因的清楚认识。劳动者离职时要明白到底是因公司原因被迫离职,还是自愿申请离职,这直接关系到离职后劳动者是否能够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
对权益受到侵害的救济方式: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用工单位侵害时,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的劳动仲裁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一定要注意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若是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适用:
(1)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众号
置顶